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科学技术局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030号提案回复

2018-05-29 11:36 来源:市科技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科案〔2018〕15号B类

袁用文委员:

您提出的《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短板亟待突破的提案》收悉。您的建议很好,充满了对常德市科技工作,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殷切期望。综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的回复意见,现回复如下:

一、加快发展的态势业已形成

201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60亿元,同比增长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同比增长16.2%;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635家,其中经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2家;全市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 58家;规模以上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超过75%。取得以上成效,主要是突出了五抓:

一抓发展环境改善。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市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激发全社会崇尚科技、勇于创新、实干创业的热情。目前我市科技投入大幅提升,新设立5000万元创新能力建设资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7.8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在全省的市州一级率先成立了三个科技金融实体——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科技担保公司和科技银行,新成立了额度2.1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高新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科技担保、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抓产学研结合创新。在全省率先启动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率先成立博士联谊会,建立博士创新联盟,启动博士创新创业行动。通过厅市会商、市校(院)合作、县校(院)合作、校(院)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机制逐步完善、成效更加明显。市政府先后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南大学等17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市50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200多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三抓创新载体提质。高新园区布局初具雏形,常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我市成为全省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的市州之一;桃源工业区、汉寿经开区、津市工业集中区获批为省级高新区。目前,全市创新载体不断涌现,其中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星创天地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4家。全市创新平台资源丰富,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重点实验室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并已建成了国家生物酶制剂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四抓知识产权创造。“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7年专利申请量3527件,同比增长27.3%;专利授权量1592件,同比增长20.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4件。科技奖励量质提升,“十二五”期间,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3项,是“十一五”期间1.8倍,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五抓高新产业培育。坚持转化优势资源、集聚特色产业,形成了以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为基础、以生命健康产业为特色、以新材料等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高端先进装备制造方面,有国内起重机排位第一的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特力液压、纺织机械、烟草机械、飞沃新能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生命健康产业方面,汇聚了洞庭药业、三金药业等一批优势企业,形成了一批像津市市酶制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汉寿生物医药制造工业园、西洞庭生物科技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新材料产业方面,有中锂新材、力元新材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成长性企业。

二、补齐短板刻不容缓

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除极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建立健全的技术研发机构,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法顺利抢占发展先机,发展受制于人。2017年,我市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31%,在全省排位中后,跟我市的经济实力远远不符。企业不愿投入、不敢投入、没有能力投入的现象还很普遍。

二是创新服务体系不全。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缓慢,缺少高端创新的聚集载体。同时金融配套、研发设计等中间服务机构不足,能提供信息、培训、法律等服务的专业机构更少。

三是人才支撑后劲不足。受历史原因、创新氛围、区位环境等因素影响,常德一直面临高等教育资源少、科研机构少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尤为匮乏,引进高精尖的专业人才不容易,留住人才更难。

三、明确目标乘势而上

根据《常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常德要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不少于5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不少于2家,孵化器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为完成以上目标,我们重点要抓好五项具体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高新园区的提质升级。狠抓常德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重点解决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高新产业不大不优、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创新资源严重匮乏、配套服务不全不专等问题,按照“一区三园”布局,面向国际国内产业前沿引进先进科技成果,重点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园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使常德高新区体制更顺、配套更好、产业更优、活力更足,真正成为常德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是突出抓好创新平台的整体提升。积极对接国家、省“十三五”创新研发平台总体布局,采取产学研联合共建的方式引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鼓励本地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开放式研发平台。整合部门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双创示范基地,布局一批便捷开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和运营,促进孵化与投资、创新与创业相结合。

三是突出抓好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积极对接国家人才计划、省人才工程,推进“引智、引技、引资”三引联动和院企合作,制定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人才,一批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领军人才,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一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

四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把握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需求,开发价值链高端产品及设备。围绕装备制造、食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重点突破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围绕生物育种、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关键技术,保障粮油安全与农林产品有效供给。注重科技惠及民生,重点支持海绵城市、精准医疗、食品安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发攻关、技术转移和应用推广。

五是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配套出台《关于支持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若干文件细则,确保系列科技创新政策能落地落实。建立部门会商机制,统筹整合各部门科技手段,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引领各园区快速协调发展。创新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机制和模式,改革项目管理方式,提高经费配置效率。探索试点在科技领域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健全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强量化考核,把科技投入、人才引进、专利拥有、氛围营造等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完成。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5月29日 

签发人:马慧         联系人:龚云葆

联系单位:常德市科技局高新科  联系电话:7256561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