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部厅资讯>详细内容

矢志创新攀高峰——2022年湖南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来源:湖南省科技厅 2023-01-16 15:38 字体:【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我国在创新之路上勇毅前行的一年。

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专章部署、统筹规划,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这一年,空间站圆梦、“夸父”逐日、C919交付……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取得全面发展,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这一年,三湘大地劲吹科技创新之风,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全速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科技创新关键指标实现巨大跨越,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步履愈发铿锵。

湖南政协新闻网

2022年8月,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省科技厅供图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

支撑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2年10月,在湘潭市射埠镇的一处水稻示范基地里,前来对低镉水稻新品种进行现场验收的院士专家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参试的“韶香100”“DY3”“西子11号”等多个品种每公斤稻米含镉量均不超过0.05毫克,远低于0.2毫克的国家标准,标志着低镉水稻新品种培育取得圆满成功。

水稻镉超标是世界性难题。长期食用镉超标大米,会导致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出现骨质疏松、骨骼萎缩、关节疼痛等症状。

一头系着国家粮食安全,一头系着人民生命健康。身为农业大省、种业大省的湖南,破解水稻镉超标难题,重任在肩、使命如磐。

2022年初,湖南连续第二年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部署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榜单中,“镉低积累水稻育种及栽培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政府主导,院士专家领衔挂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向水稻镉超标难题发起冲锋。

从源头解决水稻镉超标问题,机轮刹车系统助力C919翱翔蓝天,麒麟信安操作系统为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湖南始终把国家所需、湖南所能结合起来,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截至目前,2021年、2022年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研发投入11.4亿元,突破88项关键技术,申请专利319件,授权专利121件,推动技术成果应用示范46项。

科技创新既要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也要着力培育发展新赛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2022年,湖南在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中部署实施了“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项目,向更远的深海要能源、要电力。

2022年11月,由特变电工衡变公司自主研发的66kV(千伏)/14MW(兆瓦)海上风电风机用塔筒变压器一次性通过抗短路试验,并首次对海上风电风机用塔筒变压器采用天然酯植物油,标志着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新型储能十大城市/园区研究报告》,评选出2022年新型储能十大城市及十大园区。长沙超过宁波、广州、杭州等城市,位列十大城市首位。

长沙为何能位列“新型储能十大城市”榜首,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2020年,湖南实施“大规模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重大专项,财政支持经费4200万元,大力研发大规模储能系统,建立储能电站,开发智慧管理系统平台,研发交直流平稳换相和电网电压稳定的技术与装备。

随着一批先进储能技术就地转化,长沙先进储能产业总体规模已处于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前三季度,长沙市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70%。可以说,“科技”二字贯穿了湖南先进储能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始终,并为产业全链条注入动能。

湖南政协新闻网

2022年6月,“高原明珠号”大直径多支护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在铁建重工正式下线。铁建重工供图

筑梁立柱夯基垒土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速隆起

已是寒冬时节,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建筑工地依然一片“火热”,工人们正奋战在建设一线,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工。

岳麓山实验室是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目前,实验室集聚区6栋楼已完成封顶,预计2024年3月可投入使用。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高能级创新平台是开展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一大利器。2021年以来,湖南把建设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举措、重大工程,全力全速推动项目建设,逐步构筑起科技创新高地的“四梁八柱”。

2022年7月,面向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湘江实验室和聚焦精准医学领域的芙蓉实验室相继揭牌。目前,湘江实验室已在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7所高校设立分部,在百度、华为、湖南钢铁集团等25家企业设立创新中心,首批19个院士专家团队已入驻并领衔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芙蓉实验室核心团队获批国拨经费1.59亿元,其中超千万元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项,已先后孵育出3项国际领先的医疗新技术。

12月,围绕工业领域五个环节,致力于支撑湖南“3+3+2”产业集群发展的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中心四大重要节点实验室全部揭牌成立。至此,湖南省四大实验室在一年内全部集结。

就在四大实验室建设喜讯不断传来的同时,湖南省四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步点也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2022年10月,“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主机系统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正式启动,总算力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

在长沙金霞经开区,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大部分土建工程已完成,滑轨台架系统进入生产、安装阶段,今年将正式投入运营,成为第二个世界级、国内唯一的可测试各种飞机轮胎、机轮刹车系统等的试验平台。

在株洲市渌口区,全球唯一的机械装备重大共性科研基础设施——力能实验装置,已完成初步地质勘测。装置建成后,只需几个月甚至几天时间,便能快速模拟出重大运载装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服役全寿命过程,将为装备创新保寿、延寿、长寿提供设计方法与技术。

依托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的建设正马不停蹄地推进。这座国内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结冰风洞实验装置将实现国内首次具备在高空、一定飞行速度条件下开展中小航空发动机整机结冰试验,进一步提升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创新水平。

高能级创新平台不仅是科研攻关中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利器,还是集聚高水平人才、汇聚创新资源的一大“磁极”。

2022年3月,就在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开工后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谢道昕把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建在湖南省农科院,他将带领团队与湖南省农科院密切开展科研交流和项目合作,不遗余力地为湖南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建平台、聚人才、出成果。随着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三区两山两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个“磁极”逐渐聚合成湖南引才聚才的强磁场,吸引一大批高水平人才来湘创新创业。

2022年,湖南实施“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着力培引“顶尖”战略科学家,集聚“拔尖”科技领军人才,支持在科研一线潜心研究、具有较强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挖掘“荷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学术、技术和产业领军人才“新势力”。

如今,湖南拥有两院院士43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3100人,新时代“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湖南政协新闻网

2022年10月,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式运行启动。省科技厅供图

深化改革优化生态

创新已成为湖南发展亮丽底色

2022年8月,湖南正式印发并实施《湖南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科技创新突出问题,直面科技创新的痛点、难点、堵点,明确21项具体改革任务,力争经过2至3年努力,基本建立保障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制度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唯有以改革驱动创新,才能最大限度释放“第一生产力”潜能。2022年,湖南着力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先后开展了减负行动3.0、经费“包干制”、人才评价改革等一系列行动,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早在2019年,湖南就出台了我国省级层面首个专门为科技人才评价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的实施办法》。自此,省级科技人才项目的评审,不再设有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必要条件”。这一文件的出台让在论文、职称上不占优势的企业科研人员申报科技人才项目难度大大降低。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不只是人才项目。2022年1月,省科技厅印发《精准服务企业科技政策》,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引育、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推出十条政策,帮助企业纾困增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4月,湖南全面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工作,着力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为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已向科技型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超70亿元。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科技创新热潮。2022年,湖南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达2544.6亿元,同比增101.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2000家以上,全年有望突破1.3万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95万家,增长68.4%,企业创新综合实力居全国第8。

挥别2022,拥抱2023。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湖南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高擎科技创新大旗,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姿态向着新的伟大征程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