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湖南行丨院士专家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献智献策
11月11日-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行”系列活动在长沙举行,20余位院士来到湖南,走进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看科技创新成果,问技术攻关进展,共话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为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献智献策。
11日,院士们围绕湖南智能制造、种业、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分别组成三个调研组,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实验室,为技术创新“把脉”,为产业发展赋能。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制造业是湖南的闪亮名片。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王耀南、姜涛先后走进三一重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楚微半导体科技公司、中联重科、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校、企业,调研湖南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工厂改造后整体自动化率已达到76%,产能提升123%,人员效率提升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高度智能化的装配车间、整洁有序的工厂环境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回报周期长的“三密一长”型产业。在湖南楚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们实地参观了半导体装备验证线和分子束外延设备研发生产现场。“现在整线设备的国产化率能达到多少?”院士们认真了解公司产能和生产设备国产化率情况,与公司技术人才深入交流,对他们科技报国的情怀表示赞赏,勉励企业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功率芯片领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用国产装备,做国产芯片,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在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园区,调研组深入工厂生产一线,参观了备料车间、结构车间、装配车间、调试车间。高度智能的生产车间、“无人工厂”、“无人工地”等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应用场景给调研组一行留下深刻印象。院士们对企业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取得的系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企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端稳“中国粮” 做优“湖南饭”
来自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张守攻、邹学校、刘少军、刘仲华、柏连阳、吴义强等6位院士组成种业调研组,开展了一场种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主题调研,与湖南良种撞了个满怀。
“这米饭闻起来真香,口感、味道都很好!”在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韶香100”稻米品种煮出的米饭让院士们赞不绝口。
院士们先后来到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问,与各平台科研团队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合方鲫、“德油”“湘林”系列油茶、杂交水稻、辣椒、茶叶、中药材等研究进展,以及超算支撑种业创新、分子育种等进展,为湖南种业创新取得的成果点赞。
在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建设现场,院士们认真了解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功能布局、建设进展等情况,对湖南积极服务种业振兴国家战略,打造种业创新战略科技力量,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担当作为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积极助力湖南种业创新事业,为端稳“中国粮”、做优“湖南饭”贡献力量。
打造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标杆
随着市场从传统的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今年1-9月,湖南共生产新能源汽车31.25万辆,同比增长318.4%,占湖南省内汽车总产量的48%,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6.6%。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湖南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助力产业加速腾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杨长风、田红旗带领调研组深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线,为产业发展送去“金钥匙”。
院士们先后来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三一重卡,参观智能网联测试场景,察看汽车整车、车身、零部件、底盘系统等实物模型,观看汽车动力电池针刺实验,了解企业科研攻关、产能产线、经营发展等情况。
每到一处,院士们都仔细询问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与关键部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与企业负责人就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等进行深入探讨。院士们对各企业深耕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以技术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表示赞许,希望企业扎实开展科研攻关,努力打造行业标杆,为我国加速推进全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鲁先华,副厅长朱皖,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省科技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卿涧波分别参加有关调研。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